2008年06月29日09:13
昨曰,在夏日炎炎下,彭州市葛仙山镇多于33个简易活动房建造点的千余操作人员正顶紧工程工程施工。“葛仙山镇的拆迁安置补助基准点是彭州市最久的一两个镇,这为简易活动房建造受到较多难处。”葛仙山镇党委会纪委书记罗明富知道了记者证,基准点太吸附,绝大环节基准点的体积仅10亩作用,且在交通出行颇为短浅的支之路,且绝大环节拆迁安置补助点都拥有环节安装地点是水田,这为搞定多于7595套简易活动房建造受到了不低纠纷,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工程施工進度。
然而,参与援建的江苏、重庆和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市路桥公司并没有退缩,他们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为抢工期,上千工人通宵达旦。
葛仙山镇:安置点分散影响施工进度
罗明富告诉记者,葛仙山镇幅员广,人口多,有22个村。根据最初村上报来的意见,建设点位多达89个,每个点位的建设面积只有几亩,经过综合考虑,点位最终确定为33个。
“即便减少了点位数量,但该镇仍然是彭州市安置点位最多的一个镇。”彭州市建设局建设科科长罗先军说,多数点位都在10亩左右,且在道路极其狭窄的支路上,大型机械想尽办法才能开进去。同时,很多材料需要经过几次转运才能到BB电子置点位。此外,还有部分安置点建在水田上。尽管面临这么多困难,但没有一个建设单位退缩。
青白江区:上千工人冒雨抢工期
昨日中午,记者在葛仙山镇乐江村的“青白江区对口援建指挥部”看到,青白江区区长杨林兴已晒得黝黑。刚开完几个协调会的杨林兴来不及与记者细谈,就又到另一个地方去组织协调工作了。青白江区副区长艾志秋告诉记者,为保障工期按期完成,杨林兴从5月25日起就带上青白江区近百名干部和上千工人进驻葛仙山镇,加班加点工作。
安置点太分散给板房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地方的道路很狭窄,大型机械出入非常困难,如果在一个地方做完后再到另一个地方,那么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就非常多。施工人员只得同时调集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在数个安置点同时开工。同时,为保障车辆的通行,他们还把很多路段进行了加宽处理。昨日,记者在山泉村安置点就看见来自青白江区的推土机正在对一条仅2米多宽的道路进行加宽处理。此外,为保障每个安置点的村料快速到位,青白江区还加派小货车转运大货车运来的货物。
让施工人员头疼的还有下雨天。为保证工期,施工人员在下雨时也冒雨施工。艾志秋说,5月12日,他们得到5月18日之前必须完成场地硬化的通知。刚好那几天接连下雨,有时还是大雨倾盆,他们仍组织上千工人分三班,每班三四百工人,穿着雨衣,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成都路桥:1800名工人通宵施工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大曲村三亩八安置点,成都市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调来的挖掘机和推土机正在水田上平整场地,八辆装载砂石的货车正排队卸货。这时,一辆货车进入场地,轮子立即陷下去了一大半,无法动弹。随后,挖掘机过来挖开轮子旁边的砂石,推土机从后面开足马力才将其推起来。司机郭光良告诉记者,因下面是水田,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负责葛仙山镇援建的成都市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机电公司经理杜天成告诉记者,他们6月26日接到二期9个点2789套板房安装和“三通一平”的任务后,他们安排了18台大型机械和大量货车在9个点同时施工。随后,他们将在每个点安排200名工人通宵达旦施工,9个点的施工人员将达到1800人左右,确保7月25日前完成施工。本报记者 刘富 摄影 刘晋川
○新闻播报
葛仙山镇已完成3041套板房建设
按照计划,葛仙山镇共建板房7595套,安置6329户共22152人。分两期完成,一期12个安置点,共建3041套,由重庆安装,青白江区负责“三通一平”(三通指水、电、道路,一平指平整场地)等建设。剩下的由二期完成,由江苏省提供板房,青白江区和成都市BB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三通一平”和板房安装。目前,一期3041套板房已全部安装完成,近期将全部交付使用。